“不忘初心,选择坚信”——房产投资与事业发展中”相信”的力量

大家好!我经常问身边的同事或客户一个问题,“信念(faith)”和“相信(belief)”之间有什么区别?中国有句老话,眼见为实。一般人都认为,只有眼睛能看到的东西才是事实,才值得相信。在当下,比如说仍比较热的悉尼房市和阿里巴巴公司的股价,就是大家都相信的。因此,所谓“相信(belief)”就是只有眼睛能看到或耳朵听到的东西。

而“信念(faith)”则是即使肉眼看不到(但在内心能看到)或别人都动摇甚至反对时,你仍然相信的东西。信念来自知识、经验和决心。

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比尔盖茨拒绝IBM买断Windows的offer,满怀有朝一日全世界的每个办公桌上都有一台个人电脑,每台电脑都装有微软公司软件的信念。

由于世事多变幻,Belief容易被动摇,而Faith信念则被坚定不移地守住。

坚持信念,做一名坚定不移的相信者,无论对事业、人际关系还是对投资的成功都至关重要。其实很多人都有梦想,有能力,也付出了一些努力,可在事业或投资结果上为什么一般甚至极度under achieving呢?为什么那么多追梦者中途放弃呢?其中的原因很多,也可能因人而异,但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停止相信了。他们会因为遇到困难、不顺、压力、利益冲突、短视、贪小利、急功近利、心不诚、押错宝、跟错人、志向太低、格局太小、自以为是而停止相信, 中途放弃。其结果就是事业平庸,生意做不大,梦想成为空想,投资赚不到大利甚至亏损,有时为了捡芝麻儿丢了大西瓜。
俞敏洪当初去美国加拿大去游说北大同学回国和他一起做新东方时,有些同学当时因为看不到未来的俞敏洪和今天的新东方而选择不相信,所以没同他回国,而跟他回来的几位,如今全成了亿万富翁。在阿里巴巴18年的奋斗史上,肯定也有一些人甚至人才,因一时的困难或太急于短利,而停止相信马云的愿景,选择中途放弃。如果坚持相信,并且如今持有阿里巴巴的0.1%的股权的话,他的身价按今天的股价为4.5亿美元,如果拥有1%的股权,则为45亿美元…
做一名“信念坚定的”房产投资者
在我从事房产投资服务的这些年里,市场有过起伏,利率有过涨落,经济有过上下。那些投资成功的人并不是没遇到困难或挑战,而是他们坚持相信澳洲房产长期升值的潜力,在困难时选择担当,不抱怨、不放弃。而许多投资不成功的人,则是因为遇到困难或暂时的不顺及他人的负面影响,而停止了相信,最后选择放弃。几年前我在北京碰到一位从悉尼回国创业的北京哥们儿。谈话中他愤怒地讲到,自己曾在悉尼距市中心5公里的Zetland区Victoria Park里以52万澳元买过一套两室公寓。他买的是期房,2005年房子交割时悉尼房市进入低谷。由于开发商不得不降价出售最后几套公寓,他认为自己的投资亏了,于是骂骂咧咧地成交,之后以低于买价的价格,迅速把房子卖掉。时隔几年以后,他不仅依然耿耿于怀,还指责当年的房产中介误导了他,并发誓这辈子都不会再投地产,更不会相信房产代理。无独有偶,当年在这个楼盘里还有一些华人买家,因为同样的原因选择不相信,并一起到州议会门前示威,拒绝成交。据说在没有得到政府的同情和干预之后,他们大多都成交了。可有些人宁愿丢掉10%的首付,而不愿意相信房产投资或当年房产代理所说的关于Victoria Park的发展前景。而那些成交的投资者中也有不少很快就把房子降价出手,心情可能与那位北京哥们相似。后来我打听到他们当中不少当初之所以蜂拥而买,是因为开发商替他们每个人付印花税。他们并不了解房产投资,更没有把买房同未来的财富自由连在一起。因此当遇到暂时的困难时就选择不相信,选择了放弃。更有趣的是,我当年在同一个楼里买了5套。一套100平米的一室44万澳元,两套两室两卫一个车位的每套52万澳元,还有两套3室2卫2车位的每套66万。这价钱在当时并不低,且当时说要建的购物中心因房市走低而没有开工。

(当年Joseph投资了五套的位于悉尼Zetland的公寓项目)
在同样情况下,由于我当时看中了这个区的未来走向,近城、近机场的地理位置,我相信日后购物中心会开建,并把这几套房作为我利用房产投资致富战略行为的一部分,因此在很多人选择放弃时,我选择相信,选择坚持。2009年,悉尼中档开发商Meriton在Zetland的楼盘开建时,一室无车位的起价为55万澳元,2室的起价65万澳元,3室的90多万。如今,新建的购物中心(East Village)已开张营业,离我的公寓楼走路只要1分钟,而新楼盘的价位又不一样了,1室从70-80万澳元起,2室从91.5万起,3室的从136.9万澳元起。当时不愿意再相信而选择放弃的人,与这几年和今后的房价升值无缘。当时不相信,现在因“眼见为实”而冲进市场的人就要付出今天的高价!
事业上“相信”的力量
除了房产投资,人在事业上也要坚信“相信的力量”。当初不相信俞敏洪而选择拒绝他的邀请的北大同学,后来看新东方做大了再请求加入新东方就没有机会了,或机会成本要高出很多倍,而他们的价值也随之低了很多倍。今天看阿里巴巴成功上市而选择相信的投资机构和个人,同样也要付出比当年阿里巴巴在起步挣扎时投资,付出高出许多倍的代价!还有一个例子。我2002年10月创建自己的地产投资公司时,在我销售团队里有一对越南兄弟。我刚认识他们时,两人名下各有7套房产。跟我奋斗的几年中,他们每年的收入都有几十万澳元。可自2005年悉尼墨尔本房市进入低谷以后,他们的信念受到挑战,于是一个人自己去墨尔本开了个小中介公司,另一个因为听说其他公司的佣金更高而选择离开亚太集团。开中介公司的那位,由于离开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离开了比他更有经验、格局更大的leader, 无法耐住自己创业的孤独无助,自己格局又不够大,因此一直没能把生意做大,基本保持在夫妻店的规模。几年前,在澳洲房市火爆的环境下,他竟然因经营不下去而把公司卖掉,改行做别的了。他的哥哥去年也来见我,这些年他基本上从一家公司跳到另一家,终于因无法在房地产行业生存而改行,在40岁的年龄时名下的房产从原来的7套变成1套。当我和他们哥俩谈起这件事时,我说,其实你们的问题出在停止相信了。他们俩都说:“要是我们的生意做得跟亚太集团一样火,一样大,我们也会坚持相信。”其实,要先相信并坚持信念,才有可能把生意做火做大。

2006年亚太集团成立时我去找过他们,劝说他们加入亚太集团,共建辉煌。可当时地产市场非常低迷,他们俩已不再相信房产投资,也不相信我和亚太集团的愿景。可在同一时间,我还找到边兰女士(现亚太集团墨尔本总裁),邀她一起共创亚太集团。尽管很多朋友反对、泼冷水,市场不好,可她还是选择相信我,相信房产投资,开创了亚太集团墨尔本。历经艰难,呕心沥血,坚持信念,边兰不仅把亚太集团墨尔本做成墨尔本最大,吸引并留住了一批优秀人才,而且自身的收入和资产都翻了许多倍…..当时选择相信的还有Susanne Anderson, Grant Ryan, Linda Lu, Lanny Xu, Damon Nagel, Joanne Chen, Jason Jin, Helen Qin… 以及后来的一批又一批人才。如今他们都成了亚太集团的合伙人、股东、董事、总裁、副总裁…
(亚太集团合伙人在集团年度峰会上合影)
(亚太集团合伙人于悉尼合影)
大家都选择相信我们“把财富带进千家万户”的使命,愿意共同为实现亚太集团在今后五年成为全球“客户最喜爱、员工最爱戴,同行最仰慕”的房产服务公司的愿景而并肩奋斗。要想在事业、生活及投资上取得成功,要想拥有美满的人生,应做一名坚定不移的相信者!因为有一天,你也可能拥有另一个新东方、百度、阿里巴巴、Apple, Facebook 0.1%、1%、甚至10%的股权……

更多文章

了解房市资讯,怎样才能快人一步?

订阅我们的月度邮件:网罗重大房产新闻、最新研究分析、投资策略及投资故事。

联系我们
全部
工作机会
全部
全部
仅限.docx, .rtf, .pdf文件后缀名
仅限.docx, .rtf, .pdf文件后缀名